为帮助新生团支书深刻把握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核心要求凝聚骨干力量,共同激发基层支部活力,10月12日下午,我院组织召开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支书对新生团支书开展团日活动与团立项的交流分享会。会议由组织部负责人张桢婷主持,25级全体新生团支书参加。
建设引领:明确方向,夯实基础
组织部负责人张桢婷同学强调,推进“温暖团支部”建设,要充分发挥团支部的组织功能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切实增强新生团支部的凝聚力。
模式创新:“1+N”体系,多维协同

优秀团支书陈怡娜同学分享了关于“温暖团支部”建设的实践经验。她以2024级数学类2班团支部为例,介绍了突破传统框架、创新构建“1+N”模式的团日活动设计。该模式以明确主题为“1”条主线,确保思想引领的聚焦性;同时拓展“N”种创新形式,实现活动载体的多元化。她指出,“温暖团支部”活动的亮点在于多维协同与全员参与机制的创新。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团日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更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
研教融合 创新育英才

优秀团支书林之诺同学补充分享了“温暖团支部”的建设经验。去年,她带领2023级经济统计学班团支部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历史情景剧、红色电台、乐教等多元团立项活动,成效显著。该支部荣获校“十佳团支部立项”,决赛成绩并列全校第二,充分展现了支部成员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朝气与担当。
获奖团立项及团日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围绕团立项案例分析与团日活动展示两大板块展开。团立项部分通过“案例+展示”的形式,推动团员青年在参与中思考、在行动中成长。团日活动作为“轻盈版”的团立项,延续相似架构,注重实践性与参与感,通过KT板、海报、道具展示及小型表演等形式,增强现场互动与视觉感染力。活动还特别注重细节把控,确保展示效果最大化,充分展现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
她认为,建设“温暖团支部”的关键在于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立足专业特色与学院资源,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可推广的立项活动,如经济统计学团支部的调研实践等,以展现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此次交流分享会为新生团支书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相信在优秀经验的借鉴与创新实践的推动下,各新生团支部定能不断迸发活力、凝聚力量,更好地引领广大数统学子,在青春赛道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